学习研讨

民大师生学习热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日期:2024-09-12

新闻网讯  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殷殷话语,谆谆善诱,鼓舞人心,催人奋进。9月11日,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民大师生热切关注大会,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反响热烈。

党委书记 查显友:

这次全国教育大会是在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建设教育强国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定不移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深刻理解和把握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聚焦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深刻理解和把握全国教育大会关于教育强国建设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战略部署的贯通学习、贯通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学习贯彻落实,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坚决破除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开拓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强世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中央创办民族类院校就是要服务于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整体战略,中央民族大学首先就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工作主线,形成中央民族大学自身独特的办学特色。当前,党中央明确提出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的互动关系可以概括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说,中央民族大学前所未有地处在国家战略的理论核心。我们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以学科优化调整作为总抓手,全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转型升级。各个学科专业要主动适应理论转型,要优化学科设置,加强学科建设,把准研究方向,从自身的专业视角出发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民族学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研究生院院长 赵丽芳:

研究生教育是教育、科技、人才的关键载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支撑。我们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作风,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通过课程教材建设质量提升行动、拔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博士生教育提质行动等一揽子计划,切实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招生就业工作处处长 王军杰:

总书记的讲话深刻体现了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地位,也深刻指明了新时代教育的重大使命。当前,教育强国建设全面提速,作为高校招生就业工作者,我们将聚焦选才育才新使命,积极探索人才选拔培养新路径,完善人才培养全链条,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国家战略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打牢根基、绘就底色。我们也将持续深化就业教育“领航力”,坚定不移把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摆在首要位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激励引导更多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成就青春梦想。

国际合作处副处长 石嵩:

总书记的讲话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对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学校进一步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我们要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发挥学科优势,总结好、提炼好、传播好“民大经验”“民大智慧”,以民大的“小切口”对外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大故事”,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为实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做出民大应有贡献。

校团委副书记 米拉: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我们要充分发挥共青团主力军作用,不断创新载体、丰富内涵、擦亮品牌,为学校“大思政”育人格局注入新动能。深入了解青年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新需求、新关切,不断提升思政教育引领力、亲和力和针对性,全面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助力走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民大新路,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培养各民族栋梁之才。

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王海锋: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来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根本在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教育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着力推动学科交叉和问题综合,在学科性学术和问题性学术的融合中推动学术理论创新;着力以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从而为建成教育强国贡献当代中国学者的力量。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 瓮建:

我们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贯彻好落实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一是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以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引,进一步优化调整学科专业方向,推进学院转型升级;二是聚焦理工科人才核心能力素养,探索产教深度融合、科教紧密结合、科技强力驱动的新模式,积极构建与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相匹配的教育培养体系;三是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新时代新征程的时代要求,加强红色育人,拓展实践育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作为的高素质理工科人才,为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韩宇则: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肩负起光荣使命,承担好时代重任。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以实际行动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应有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王云芳:

在教育强国建设中,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信仰传递者、理论讲授者、实践引导者,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既要深入剖析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也要紧密关注当代社会实践,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切实增强各族学子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引领新时代青年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法学院副院长 田飞龙: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的认知与实践作出了权威系统谋划,是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见效的具体步骤和方略,也是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最新篇章。这一重要讲话的理论内涵丰富,实践价值凸显,为大变局下的民族复兴和人类和平发展谋篇布局,凝练科学认知,指引实践路径,擘画教育现代化蓝图,是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的思想新声和行动号角。

教育学院副院长 袁梅: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需发挥战略优势,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发挥组织优势,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发挥比较优势,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发挥人才优势,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协同推进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与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圆满建成。

教育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 邓雅珺:

作为教育学学子,我深刻体会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未来,我会将理想信念作为“原生动力”,将职责使命作为“意志盔甲”,将“教育家精神”作为自我终身发展的最高精神引领,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助力国家教育强国建设。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王清源:

通过学习大会精神,我认识到我们不仅要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尊重老师,敬爱老师,不负教师栽培之恩,不负国家培育之恩,将所学知识融入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作为在读研究生,我们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将自己的研究和论文写到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新时代挺膺担当奋斗者。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2021级本科生 金智贤:

教育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阶梯,更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教育强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Copyright © 中央民族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邮编: 100081